德品堂中医诊所举办金弦浩活塞型套管针技术教学讲座 推动中医针灸技术创新发展

in

4月11日,德品堂中医诊所成功举办“活塞型套管针技术临床教学讲座”,由中华套管针脱敏治痛医学技术创始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委员金弦浩教授主讲,系统传授其独创的活塞型套管针技术。本次讲座吸引了近百名中医从业者、针灸师及医学院校师生参与,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为中医针灸技术的创新与推广注入了新动力。

金弦浩教授在讲座中深入解析了活塞型套管针的设计原理与操作要领。该技术通过改良传统针灸针具结构,在套管针基础上增加活塞装置,实现了“进针减痛、行针控压、出针防滞”的临床效果,尤其适用于软组织粘连、慢性劳损及神经卡压综合征等疑难病症的治疗。

“活塞设计能精准调节针体对组织的刺激强度,减少操作中的机械性损伤,同时提升得气效率。”金弦浩教授结合病例视频演示,详细讲解了穿刺角度、活塞压力调节及分层治疗技巧,并强调该技术对提升针灸安全性与可重复性的重要意义。

讲座设置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练两大环节。在临床模拟环节,学员分组体验了活塞型套管针在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操作流程。多位参会者反馈,该技术显著降低了传统针刺的突破感阻力,患者痛感减轻,且术者更易掌握刺激量级。

“这项技术为针灸治疗提供了更精细的工具,尤其对深层病灶的靶向松解具有优势。”一位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在交流中表示。德品堂中医诊所负责人透露,未来将联合金教授团队开展进阶培训,推动技术标准化应用。

德品堂中医诊所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方,始终致力于搭建中医技术交流平台。诊所表示,活塞型套管针技术的推广,是中医传统技法与现代器械创新结合的典型案例,后续将整理临床数据并申报专项课题,进一步验证其疗效。

业内专家指出,此类技术创新不仅丰富了针灸治疗手段,也为中医外治法的科学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据悉,金弦浩教授团队已就该技术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相关操作规范教材正在编撰中。